高原教室里的“武汉温度”,一本书、一枚校徽,都是牵挂~

近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小学部负责人熊菲带领行政骨干教师团队赴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教育局开展"汉藏教育携手共进"主题交流活动。活动中,熊菲作《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专题报告。报告中结合体质、心理双轨培养,学科、项目深度融合,校、家、社生态共建,三个方面讲述着教育人的坚持和坚守,并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案例传递着教育就是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一核心理念。

政教主任陈迪现场展示二年级语文《寒号鸟》示范课,创新采用“三维情境体验"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情境创设和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寓意,激发学习兴趣,展现了生动活泼的课堂形态。

年级主任刘彬在《生态课程与学科融合》主题报告中,以外小“寻真园”为例,演示如何将科学、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方案,为藏区教师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具体方法论。

此次交流活动通过理论引领、课例示范、实操指导三维度输出,既展现了湖北优质教育的创新成果,更构建了汉藏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样态。

交流团队一行还前往了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小学,陈迪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开展了一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政大课。本次课程是继2O22年和结巴乡小学手拉手后情意的延续,这节思政课以鲜活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课后,外校交流团队一行还与该校一年级学生共同开展《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主题队课,将武汉外小“大手牵小手”的传统渗透到结巴乡小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践环节。孩子们稚嫩的表达着“我想去武汉看黄鹤楼和长江大桥”等心愿,展现出汉藏童心相连的美好情谊。

此次送教活动是武汉外小继2024年乃东区考察团访汉后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标志着汉藏教育交流从资源帮扶向课程共建转型升级,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注入新活力。

2022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发起“爱心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专项募捐,定向为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困境儿童打造独立生活学习空间。活动当日,武汉外小师生积极响应,创下十余万元的募捐纪录,所有善款专项用于乃东区12间“爱心小屋”建设。每间小屋严格按标准配置学习桌椅、护眼灯、储物柜及图书角,切实解决高原儿童“一张书桌”的迫切需求。

三年后的2025年4月,武汉外小团队回访乃东区时看到,当年建设的希望小屋持续焕发生机,这些小屋既是改善孩子们生活的实体空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通讯员:陈迪

{{primary_channel.title}}